雅鲁藏布江大坝刚开工,印度网友就喊炸?
先看看导弹能不能够着吧!
6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摆在那儿,印度网友的布拉莫斯导弹还没飞到国境线,估计就得先想想怎么过青藏高原的防空网。
最近翻外网,一堆人嚷嚷着要派特种部队占领大坝,甚至用导弹炸电站,看得我直摇头——哥们儿,咱先查查地图行吗?
墨脱水电站离中印实控线就150公里,可这150公里,怕是要了老命。
一、水龙头威胁论?
科学数据早打脸
印度网友炸锅的核心逻辑,是怕中国“捏着水龙头”威胁下游。
雅鲁藏布江出境后成了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,养着东北部1.2亿人,还撑着全国15%的稻米产量。
但外交部郭嘉昆早撂过话:这工程“不截流、不改道、不蓄水”,纯粹是用水发电的径流式电站,连总水量都不带变的。
更扎心的是,雅江中国段开发利用率连1%都不到,比印度自家恒河开发强度低了20倍。
下游水量主要靠印度境内支流和“世界雨极”乞拉朋齐的暴雨,中国就算想当“水阀”,手里也没那个开关啊!
二、炸大坝?
先问问山体答不答应
有人说用布拉莫斯导弹搞袭击,听着唬人,可去年5月他们用同款导弹炸中巴合建的尼勒姆-杰勒姆水电站,结果就蹭掉层水泥皮。
墨脱水电站直接嵌在山体里,主体结构都在山肚子埋着,导弹打上去跟挠痒痒似的。
更现实的问题是:印度主力战机苏-30满载弹药飞不到2800米高,青藏高原随便一座山就4000米起步。
真敢来,S-400防空系统覆盖400公里半径,配合歼-16D电子战机,怕是连只苍蝇都钻不进。
后勤更是搞笑。
印度在边境就3个前线机场,全国6架伊尔-78加油机,去年冬季演习时三成苏-30直接冻趴窝。
要真来青藏高原玩远程打击,怕是导弹还没装填,自己先冻成冰雕。
三、战略焦虑背后,藏着发展差距
印度网友的“破防”,说到底是对地缘格局的敏感。
水电站配套的派墨公路把林芝到墨脱的车程从12小时压到3小时,彻底终结“高原孤岛”历史,顺带还建了军民两用设施。
印度智库的报告写得酸溜溜:“中国工程师在造水电站,更在修面向阿萨姆邦的前沿堡垒。”
可对中国而言,这工程就是实打实的富民项目——每年给西藏创收200亿,顶去年全区三分之二财政收入,还新增20万岗位。
四、国际水权博弈,实力才是话语权
跨境河流管理确实需要上下游协商,但具体项目开发权各国自己说了算。
中方早就跟下游国家通过气,合作框架里写满了“防灾减灾”“生态保护”:分层取水保鱼群洄游、留30%天然河道、投放500万尾鱼苗,比某些国家自家工程还上心。
说白了,国际水权谈判桌上,没技术没数据的嗓门再大也白搭。
说到底,印度网友的狠话就像高原稀薄的氧气——听着喘得凶,实际没啥劲儿。
有这功夫嘴炮,不如想想怎么治理自家恒河污染,或者修修漏水的水利设施。
毕竟布拉莫斯导弹一发几百万美元,拿来炸山,还不如多建几个厕所实在,对吧?
配资最安全的三个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