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方,源于宋代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
图片
是中医经典补益方剂之一,具有补气养血、温阳益阴的多重作用,堪称“气血阴阳同补”的代表方。
图片
它就是十全大补丸,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气血两虚、久病体弱、面色苍白、四肢乏力等症,尤其适合体质虚弱、免疫力低下之人。
图片
要真正理解十全大补丸的临床价值,首先要从中医“虚证”的辨证谈起。
图片
虚证分为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四大类,而十全大补丸的特点正是四者兼顾、调和共济。
图片
它由四君子汤(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)与四物汤(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黄)为基础,再加黄芪、肉桂两味药而成,共十味药,故名“十全大补”。
图片
具体来看,四君子汤以健脾益气为主,党参补中益肺、白术燥湿利水、茯苓健脾宁心、甘草调和诸药;
图片
四物汤则为养血调经之祖方,熟地黄滋阴补血、当归养血活血、白芍柔肝敛阴、川芎行气活血。
图片
再加上黄芪增强益气固表之力,肉桂温阳助火、引火归元,使全方在补气养血的同时,兼有温阳益阴之效。
图片
从归经来看,本方涉及脾、心、肝、肾四经,能全面调理五脏虚损。现代临床研究表明,十全大补丸在改善贫血、增强免疫功能、调节内分泌、辅助术后恢复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。
图片
《本草纲目》亦有载:“十全大补,气血双补,久服轻身延年。”可见其扶正固本、延年益寿之功。
图片
在实际应用中,十全大补丸适用于面色苍白、头晕目眩、心悸失眠、倦怠乏力、畏寒肢冷、月经量少或闭经等症,尤其适合久病体虚、产后调养、年老体衰者。
图片
若体质偏热或阴虚火旺者,可配合清热之品,如麦冬、知母等,以防温补太过。
图片
值得注意的是,此方虽补益全面,但并非人人皆宜,实热证、外感发热、湿热内蕴者应忌用,服用期间应避免生冷油腻之品,保持规律作息,以助药力发挥。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最安全的三个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